主題:小心面對「禽流感、腸病毒」
發表日期:2008-11-03 11:23
網址:教育部體育司
|
國際間頻傳禽流感疫情,童健康,在禽流感防治工作上應加強配合辦理下列事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94年10月10日公佈資料,顯示自去(93)年12月中至今(94)年10月10日止,印尼.越南.泰國.柬埔寨人類感染禽流感確定病例累計117例,其中60例死亡。雖然目前僅有禽傳人的狀況,但高病原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持續在演變,引發人傳人流感大流行的威脅日漸增加。近日衛生單位不斷提出警訊,加上媒體的大幅報導,民眾似已聞禽色變。
教育部特別呼籲學校及家長共同關心學生:
1.學校與轄區衛生單位建立支援網路:如學生及家長曾前往禽流感流行地區者,應依衛生單位「入境旅客新型流行性感冒自主健康管理」規定,入境10日內進行每日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如有發燒(>=38℃).咳嗽.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應即戴口罩,並通報當地衛生局協助就醫,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2.各校應自即日起,於生物實驗解剖課程及自然科學教育等停止解剖及養殖禽鳥。
3.校外教學活動(含親子活動宣導)應避免安排觀察禽鳥活動及接觸禽鳥。
4.學校應避免飼養禽鳥;如已飼養者,應注意餵養者之衛生管理(如戴口罩.手套.勤洗手)。
5.學校宜加強宣導教職員工生做好個人衛生,避免用手觸摸禽鳥及接觸禽鳥糞便。
6.加強教育教職員工生正確之禽流感傳染途徑.預防方法及正確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之養成。
7.教職員工生如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而未達發燒標準者,進入校園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視症狀勸導返家休養及就醫。
8.落實校園環境衛生,保持教室之清潔與通風。
9.學校與本部及衛生單位維持疫情雙向通報機制,俾利即時應變疫情。
10.學校應掌控學生每日請假狀況,教師每日監控班級學生請假人數,並應隨時與家長保持聯繫瞭解學生請假原因及相關症狀。
11.學校宣導家長鼓勵病童就醫及休養之觀念,學校以家庭聯絡簿方式,宣導並提醒家長注意學生及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如有不適或類似症狀者應儘速就醫,並在家休養。
禽流感危機逼近,教育部再次提醒嚴防禽流感,只要對禽流感及疾病的特性有充分的認識,將不會產生過度恐慌的心理。
一.禽流感的傳染途徑:
1.經由接觸被感染的禽畜或其糞便。
2.接觸或吸入帶有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塵土。
二.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
根據香港1997年的經驗,感染之後的症狀與一般流行性感冒差不多,會出現包含發燒.咳嗽.喉嚨痛.結膜炎.肌肉酸痛等症狀。
三.如何避免受到感染?
1.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澈底清潔雙手。
2.避免生食禽類製品(包含蛋類及相關產品如鴨血)且食物需煮熟。
3.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並選購有中華農業標準(CAS)優良食品標示之禽畜肉類及其相關製品。
4.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5.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
秋末冬初之際,季節交替期間,除了禽流感,腸病毒亦蠢蠢欲動,教育部也提醒學校及家長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及衛生教育,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以降低幼(學)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最近醫師通報疑似腸病毒感染病例數有上升趨勢,且以克沙奇A16型病毒較為活耀,亦是導致病例數上升的原因之一,該型病毒主要引起疱疹性咽峽炎及手足口病,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僅為腸病毒輕症患者增多,因此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數並未隨之增多,故不需過度恐慌,但仍要小心防範。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習慣,大大降低感染的機會,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時時正確洗手」,即為預防腸病毒感染的不二法門,在此特別提醒教保育人員及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務必注意自身及其他較大孩童的衛生,尤其自外返家,務必確實洗手。
學童若感染腸病毒,最好請假在家休息至少一星期,期間需避免接觸家中其他幼童,並儘可能不要前往安親班,若不克請假,最好配戴口罩,並與其他學童適度區隔,以免將病毒傳給他人,促使疫情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