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臺灣省臺南市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附設 臺北市私立思高幼兒園
 
回最新消息

上一筆資料   下一筆資料
消息主題:幼小銜接準備好了
發表日期:08-28 17:09
網址:
你準備好「幼小銜接」了嗎? 郭惠玲老師

曾有父母在孩子上中班時就問我有沒有教注音符號,到了孩子要上大班又有父母問大班學注音符號是不是就可以學會自己閱讀?現代父母面對競爭激烈的多元社會,總會為孩子提前準備,無不希望孩子能具備創意、思考和領導能力等各種能力。其實,說真實的,除了對於孩子的愛無上限外,看待學習仍需具備理性,才能了解孩子的實際需求。現階段父母所關注大班孩子將入小學一年級的期間該做什麼樣的學習與準備?什麼是「幼小銜接」?為什麼要做「幼小銜接」?
所謂「幼小銜接」是指從五至六歲的幼兒教育到小學一年級的銜接過程,而銜接教育攸關幼兒進入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學習。目前許多的幼兒園所為了幼兒能順利銜接至小學教育,大多會在幼兒上大班時,教導注音符號與運筆練習;在教室佈置上,為了讓幼兒習慣小學教室的座位規劃,也會採取行列式的座位安排或甚至參觀小學以及仿照小學的作息。然而,這樣的安排是否就能讓幼兒安然度過緊張的小一生活和家長放心?

幼小銜接的問題
根據幼小銜接一探討小一生的學習適應與生活適應的研究(鄭淵全、鍾月容、詹日宜、曾錦貞、施雅鈴,民91),研究結果顯示小一生活適應困難的有「上課才要上廁所」、「不會排隊」、「上學遲到」;而老師在教學上面臨到困難是學生「不懂得聆聽他人說話」。從蔡春美〈民82〉研究顯示小一生最難適應的有需作功課、早上起不來、上課不能自由走動和注音符號難學。黃意萍(民87)也整理出小一新鮮人面臨的挑戰有:
1.必須按規定時間作息。例如:上學時間比幼兒園早,上課時至少要坐上40分鐘。
2.教學方式以讀、寫、算為主。老師按課本或規定進度教學,要求學生安靜聽講。
3.老師的要求是全體一致的,易忽略孩子的個別需求 及差異。例如: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或先天氣質較慢的孩子,在小學比較不容易受到特別的關照。
4.要學會抄寫聯絡簿。抄下今天回家要寫什麼功課、明天上課要帶什麼東西。
5.課後的功課以「寫」為主。孩子回家後有功課要寫,玩耍及和父母相處的時間減少,親子關係也容易因「寫功課」而陷入緊張氣氛。
6.需學著處理自己的事情。例如:穿脫衣褲、整理 抽屜、照顧好自己的文具。
7.遇到問題,需想辦法解決。如:遇到困難需要別人幫忙時,要敢於說出來。
8.交朋友。從個體發展和學習環境來看,一年級孩子和同儕間的互動比幼兒園時頻繁,孩子需要發揮一些社會技巧與同儕應對。
幼小銜接該怎麼做?
在幼小銜接的課題中幼兒園和小一教師一致認為,幼兒園教學應包括的內容「培養學習動機」和「聆聽訓練」。生活適應上則以「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會整理/準備自己的物品」為要(鄭淵全、鍾月容、詹日宜、曾錦貞、施雅鈴,民91)。綜觀研究報告與個人現場教學經驗,對於孩子大班入小學的幼小銜接階段,親師所需共同努力的方向可以參考以下事項:

1.養成孩子學習專注聆聽的能力與態度。
2.協助調整孩子生活作息,早睡早起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以維持最佳精神狀態。
3.讓孩子學習生活自理,整理自己的衣著鞋襪:睡前整理書包,準備隔日需要使用的學用品,將物品收納整理整齊並妥善保管自己的文具。
4.教導孩子遇到問題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亦學習解決問題以及養成自我負責的態度。
5.養成遵守秩序,輕聲走路與談話不隨便拿取他人物品的好習慣。
6.能夠學習與人際相處,增進互動溝通的能力。
7.培養閱讀的好習慣,透過討論說明增進閱讀理解能力,擴展視野。

從上述研究結果,您會發現幼小銜接的重點不再只是教導注音符號而已,也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它是一個全面性的銜接,包括課程規劃、師資培育、幼兒在社會和心理上的適應、家長和教師(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的配合。而親師共同努力的甚至有許多是在我們生活當中所一點一滴建立的良好品格與做事態度,因此,當孩子具備上述入小學的準備事項,我們要相信孩子將能自我負責面對生活當中的難關,穩健度過小一的生活。當您做好一切準備時,所需要的態度就是順其自然、拆招解招了!

參考資料:
鄭淵全、鍾月容、詹日宜、曾錦貞、施雅鈴(民91)。幼稚園與小學學習適應與生活適應銜接課題之初探。國民教育研究輔導叢書(30)--九十一學年度教師行動研究論文集(上),頁51-73。
黃意萍(民87)。幼小銜接不只是ㄅㄆㄇ。信誼學前教育月刊,1998年7月,頁45-47。
蔡春美(民82)。幼稚園與小學銜接問題調查研究。台北師院學報,第六期,頁665-730。


本班網瀏覽人次:
財團法人臺灣省臺南市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附設 臺北市私立思高幼兒園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3段125號 電話:(02)2713-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