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遠離腸病毒
發表日期:2009-12-25 11:34
網址:
|
遠離腸病毒
如何預防腸病毒是目前非常迫切的問題,需要我們認識與了解。
一、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由於腸病毒型別很多,無法得過一次就終生免疫,而且目前沒有疫苗(小兒麻痺疫苗除外)可以預防,又可經口、飛沫、接觸之途徑傳染,控制不易,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1. 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
2. 注意環境衛生及通風。
3. 流行期間盡量避免出入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不要與疑似病患(家人或同學)接觸。
4. 注意營養、均衡飲食、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加個人的免疫力。
5. 幼童(尤其三歲以下幼兒)有較高比率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因此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將病毒傳染幼童。
二、時時正確洗手雖不一定可以杜絕腸病毒的感染,但可以降低接觸病毒的可能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因而減低發病的危險性及嚴重性,故為保護個人最基本而重要的方法,
三、正確洗手步驟如下:
1.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 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3. 兩手心互相摩擦
4. 兩手搓揉自手背至手指(特別要注意清潔戴戒指處)
5. 兩手搓揉手掌及手臂
6. 作拉手姿勢以擦手指尖
7. 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手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8. 用乾淨紙巾或烘乾機將手烘乾
四、家中或學校有兒童感染腸病毒時應該注意什麼?
1. 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應立即洗手
2. 對疑似感染腸病毒之幼(學)童,可建議其適當休息與補充水分,並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在家休息等。
3. 對家中之第二個病患尤其是嬰幼兒要特別小心,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4. 若發現幼(學)童有感染聚集現象時,應盡速報告學校行政單位與衛生、教育單位聯繫,研判是否需採行相關措施。
五、什麼情況下必須立刻就醫?
1. 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2~4天後出現。
2.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 持續嘔吐。
4. 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以上資料摘自行政院衛生署腸病毒防治手冊)
|